近年來,火集村干群關系融洽、產業蓬勃發展、民風悄然向好,群眾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火集之變在民心,民心之變在干部。火集村的村干部們用真心、真情、真利益贏得了民心,更是凝聚了全村淳樸的民風。
2021年,火集村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打造了1500畝集中連片蔬菜種植基地,基地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由村集體負責,群眾需要入股種植蔬菜。當時有的村民對蔬菜產業不理解、不認同,加之恰逢農時,農戶地里已經種了其他作物,不愿再破苗改種蔬菜。面對群眾的質疑,火集村“兩委”沒有退縮,挨家挨戶上門給群眾做思想工作并簽訂保價協議。村黨支部書記火彥紅身先士卒,帶著部分黨員和致富帶頭人,大膽種植蔬菜,多方聯絡客商,為蔬菜銷售打通渠道,給農戶吃下了“定心丸”。
謝保同就是當時反對種菜的村民,但在村“兩委”的輪番勸說下,他最終愿意嘗試一下,得知這一消息后,村黨支部書記火彥紅立馬就為他訂購了6萬株菜苗。當年,芹菜收購價格每斤2.5元左右,謝保同就芹菜種植這一項純收入達7萬元。今年,他又擴大了蔬菜種植面積,芹菜、白菜等蔬菜種植達到了15畝。
把群眾工作做扎實,一切為了群眾著想。近年來,火集村充分發揮黨員和致富帶頭人作用,通過召開村民大會、村民代表大會、黨員大會等會議,把群眾召集起來,讓群眾親身參與村集體事務的決策,極大發揮了村民主人翁意識,村民參與其中,在交流致富思路和經驗的同時,思想也在不斷地轉變。
46歲的文富宏是火集村的致富帶頭人,多年來一直贍養著“五保戶”的叔父,贏得了村里人不錯的口碑。他也是村里的蔬菜種植大戶,有著十幾年的蔬菜種植經驗。面對村里打造蔬菜種植基地的做法,他非常擁護,并帶頭示范種植了100畝蔬菜,熱心的他不僅自己種菜,還毫不吝嗇地將經驗和技術傳授給大家。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火集村全村總人口365戶1314人,在村“兩委”的帶領下,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300元,面對產業發展帶來的收益,村干部的付出得到了全村群眾的一致認可。
火集村民風的轉變是干群關系日益密切的成果。曾經群眾遇事上訪,不理解、不認同村干部工作的現象如今都已煙消云散,換來的是火集村產業的蓬勃發展,激發了全村群眾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