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8日,國家農業農村部政府信息平臺發布《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公布全國第七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名單的通知》(農辦機[2022]15號),我縣不負韶華、榜上有名。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縣堅持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以設施和裝備升級為重點,大力推動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進程,農機裝備總量持續增長、作業水平不斷提升、社會化服務能力顯著增強,農業生產進入了機械化為主導的新發展階段。
2022年,我縣農作物播種面積201.93萬畝,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102.5萬畝,其中:小麥、玉米、馬鈴薯等作物播種面積分別為10.1萬畝、38.9萬畝、53.5萬畝。經測算,小麥、玉米、馬鈴薯三大主要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為83.39%。高效植保機械化能力達到63.5%;秸稈處理機械化水平達到61%,谷物產地烘干機械化水平達到45.4%。全縣農機總動力達62.45萬千瓦,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2%。全縣農業生產進入了機械化為主導地位的全新發展階段。
圍繞農業機械化,我縣著力農田宜機化改造,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下功夫。全縣現有耕地面積210.08萬畝,旱地占總耕地93.8%,存在地塊分散、地力不高、耕作不便等特點,為切實提高耕地機械化水平,強化農業生產基礎,降低生產投入成本,增加農民收入,全縣已累計投入資金12.52億元,建成“宜機化”高標準農田85.8萬畝,預計到“十四五”末,全縣將建成“宜機化”高標準農田達130萬畝以上。
高起點謀劃定位、高質量推動實施。自2019年以來,我縣以技術支撐強勁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通過農機購置補貼項目、農機化項目、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等重要舉措,強化政策扶持措施,加大項目投入力度,全程機械化技術日趨完善,畝均產值提升150元左右,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我縣高效統籌農機化裝備水平,以增量調整帶動存量優化,持續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加大新機具新技術推廣力度,持續推動我縣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綠色化健康發展,讓現代農業更優、美麗鄉村更靚、農民生活更富,讓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