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近年來,我縣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驅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下大力氣持續構建安全可靠、智慧高效、生態文明的公路路網體系,積極探索助推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型農村公路模式,為全縣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打通了鄉村振興“快車道”。
初秋的西吉,天高云淡、綠樹青山。一條條農村公路盤繞在山腰村莊,宛如飄逸的黑色絲帶,將一個個鄉村串聯起來……
在西吉至白崖公路項目點,工人們正在緊張地施工當中,冒著熱氣的瀝青混凝土經過壓路機一遍遍地壓實;在震湖至田坪公路段,施工人員正在有條不紊的勾畫道路標識線;在田坪腰莊經廟山至李溝公路段,養護工人細心地為防護墩補漆……在他們共同努力下,一條條嶄新的農村公路從走下延伸至遠方,成為我縣群眾昂首闊步邁向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今年,我縣搶抓政策機遇,爭取項目資金,在全縣范圍內全面開展提升農村公路質量服務鄉村振興三年攻堅行動,利用施工黃金期,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改擴建農村公路13條99公里,全幅罩面47條427公里,目前項目正在緊張施工當中。
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大動脈,我縣以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四好農村公路”為目標,將農村公路建設與鄉村振興、紅色旅游、產業布局深度融合,建設了一批連接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龍王壩鄉村旅游村等旅游景區的公路,連接馬鈴薯、冷涼蔬菜標準化種植等多元蔬菜生產基地、肉牛養殖基地的公路,有效助推了我縣旅游產業和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
如今,西吉的農村公路坡度逐漸變緩、線形更加優美,煥然一新的鄉村道路將沿途的自然風光、鄉村文化和歷史資源串點成線、串珠成鏈,既方便了群眾出行,也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打通鄉村振興的“毛細血管”,使“四好”農村路延伸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快車道”、富民強縣的“支撐路”、鄉村振興的“惠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