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開展以來,莆田市第一醫院、寧夏醫科大學總院10名專家來到寧夏西吉縣人民醫院,通過“幫管理、傳技術、帶人才、扶學科”等方式,幫助醫院提升醫療、護理、醫技、管理等工作水平,譜寫了閩寧醫療幫扶新篇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到西吉縣人民醫院后,醫療幫扶團隊圍繞“五大中心”建設和縣域常見病、多發病,充分發揮每名隊員的專業特長,先后幫助縣人民醫院創建了區、市重點專科6個,新成立了重癥醫學科、新生兒科、等科室5個。通過“師帶徒”跟班學習、教學查房、學術講座、現場帶教等方式,先后幫助醫院培養了優秀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骨干45名,成功開展了微創介入下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冠脈造影術、射頻消融術、肺栓塞導管介入溶栓術、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及肺泡灌洗技術等46項新技術,填補了西吉縣多項治療技術的空白。
西吉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張正平是今年6月份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第二批“組團式”幫扶團隊的隊長,自接續幫扶以來,始終秉承“傳幫帶”精神,“6-9月,每周開展疑難病例讀片、每月開展4次專題小課堂、開展MR相關知識業務學習;10月至12月,規范MRI掃描技術、提高圖像質量、開展常見病MRI診斷......”通過一項項詳細的幫扶計劃,把自己掌握的技術和知識毫不保留的傳授給幫帶的徒弟和醫院醫護人員。
今年8月,西吉縣統籌財政和閩寧幫扶資金1400萬元,為縣人民醫院購進一臺1.5T高端核磁共振,張正平一邊開展MRI診斷,一邊幫帶放射科醫務人員提高MRI掃描技術、開展常見病MRI診斷,在他的指導下,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已通過這臺新設備開展各項新技術新業務20多項,完成MRI檢查3000多例,早期發現腫瘤10余例,讓西吉縣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三級醫院的診療服務,提升了更多的就醫保障和獲得感。
多學科、全方位的醫療幫扶援助讓“輸血”變為了“造血”,使縣人民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幫扶團隊先后開展了學術講座419次、培訓醫療人員2240人次,組織14名業務骨干到福建省莆田市第一醫院、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學習培訓,有效提升了醫院醫護人員的專業能力。截至目前,醫療幫扶團隊累計接診門診病人4340人次,開展手術125例,搶救危重病例533余例。此外,幫扶隊員主動放棄周末休息時間,先后深入各鄉鎮開展義診及授課培訓活動24場次、培訓鄉村醫生33人次,縣人民醫院還與19個鄉鎮衛生院建立了遠程會診,幫助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醫務人員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山海為憑,歲月為證。下一步,西吉縣人民醫院將充分利用“組團式”幫扶的優質資源,搶抓機遇,借智借力,培育出一支真正“帶不走”的醫療人才隊伍,為醫院學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動醫療技術質的飛躍,真正滿足當地百姓對醫療服務日益增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