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在西吉,隨處可見的柏油路暢通無阻,道路兩旁干凈衛生,筆者一行人乘坐中巴車穿梭在田間地頭,即使是急轉彎處,也能自由通行,我們在路上見證了西吉修路工程的喜人成果……
對于西吉縣這樣苦瘠干旱、山大溝深、發展落后的西海固地區,想要蹚出一條富民強縣的路子,實屬不易。要該怎么辦?固原市委副書記、西吉縣委書記白學貴告訴我們,第一個要,就是“先修路”。“當時的路只有3米寬,群眾用三輪車拉青儲玉米,有時一家4、5口人坐在車上,通過道路的時候距離很窄,這里山大溝深,老百姓車一下進去出不來發生危險怎么辦?所以治標也要治本,我們籌集資金,開展農村道路集中提升,至少修到5米寬,改擴建農村公路13條99公里,改造提升199條1269公里,這樣下來老百姓的出行得到極大的緩解。”
2021年以來,西吉縣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實際,加大資金投入,全力保障道路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累計投資7.72億元新改建、提升改造農村公路1700公里,投資668萬元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42公里,實現所有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常住人口2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達到100%,全縣農村公路路網等級和通行水平、通達深度、安全通行能力顯著提升。
路通了,百姓的生活也舒暢了,夜晚的西吉,看的見星星,看的清笑臉,黃色的燈光帶照亮大伙兒回家的路,一改往日的“白天灰頭土臉,晚上黑燈瞎火”。
每段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好,沒有妥善的管理和養護也難以為繼。對此,西吉縣率先在全區實行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管養“路長制”,并納入考核體系,倒逼鄉、村路長提升養護效能,目前每段道路都有專門的“監護人”,有效提升了農村公路管護能力和服務水平。同時。協同聯動交通、警所、路政三方,常態化開展路巡、路查和路域環境整治,為群眾安全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組建來自各鄉鎮5310人的養護網格員隊伍,負責日常巡查、養護、應急保障等工作,全縣19個鄉鎮295個建制村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2020年,西吉縣被交通運輸部列為全國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縣。
中巴車停靠在了龍王壩鄉村旅游集市的門口,剛下車,便感受到了集市里鑼鼓喧天的熱鬧氛圍。景區負責人告訴我們:“這里有特色窯洞民宿、有西吉好東西產品展示區,還有民俗表演等等,臨近春節已經預定出好幾桌年夜飯。現在發展的紅火,周邊縣區、甚至外省的朋友都組團來我們這里團建、培訓。”
西吉是紅色革命圣地,“將臺堡會師”“單家集夜話”為大家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同時,這里更是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出發地。怎樣在新時代長征路上開拓創新?西吉縣堅持融合發展“用”好路,在“公路+”模式上下足了功夫。加快推進“公路+旅游”模式,將農村公路建設與鄉村振興、紅色旅游深度融合,建設了一批連接紅色旅游、鄉村旅游景區的公路,有效助推了西吉縣文旅產業發展。同時,堅持“以路興產、以產拓路、路產融合”理念,以四大產業集群示范片帶為重點,推動農村公路向田間地頭延伸。在“公路+民生”方面,建設全縣運營農村客運班線90條、班次175.5個,運營城鄉公交線路6條,新能源車輛18輛,建制村通客車率100%。2021年,西吉縣榮創全國首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此外,加快推進“公路+電商”模式,推行“互聯網+鄉村客運”,聚焦“快遞下鄉”及“農貨出山”,統籌解決農民群眾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郵政寄遞,打通快遞服務“最后一公里”。
2023年,西吉縣入選“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未來,西吉縣將會逐步建成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村組為網點的農村公路交通網絡,成功推動全縣農村公路從“走得上”邁向“走得好”,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縣提供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