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馬蓮鄉麻子灣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干凈整潔的水泥路面,路邊的各色花朵迎著驕陽競相綻放。一座座漂亮的農家小院在綠樹的掩映下炊煙裊裊,構成一幅美麗的鄉村田園圖。今年以來,麻子灣村全面實施“四個一”林草產業,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眼前的這一幕,正是麻子灣村化蛹成蝶的生動體現。
說起麻子灣村的蝶變,就不得不提第一書記祁世明。自去年縣委組織部派駐他到麻子灣村擔任第一書記,他就主動挑起擔子,進村入戶傾聽民意,了解群眾困難,積極對接上級部門,先后為麻子灣村爭取美麗鄉村建設資金、光伏發電站項目、肉牛示范養殖村項目等,尤其在“四個一”林草產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駐村第一書記 祁世明:
今年組織部出資五萬元給麻子灣村的133戶群眾發放了青貯玉米種子,每戶五袋,這也是助推了咱們縣上的“四個一”林草工程,這也是“一棵草”項目。在咱們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咱們沿路種植了“一枝花”項目,種了六十幾畝花。尤其是在“一棵草”項目上,咱們麻子灣村的青貯玉米種植是三千五百畝,種植面積也比較大,“一枝花”咱們的花也開的很旺盛,咱們現在到處宣傳,吸引咱們游客到咱們這來旅游觀花。
走在麻子灣村的路上,記者碰到正在路邊拍照的一家人,他們開車經過麻子灣村時,被眼前這些姹紫嫣紅的鮮花所吸引,下車拍照留念。
以前的麻子灣村環境衛生臟亂差,家家門口柴草牛糞隨意堆放,每天出門,總感覺眼前“堵得慌”。村民馬文禮告訴記者,如今出門看到盛開的各色花朵,整個人的心情都舒暢了許多。
村民 馬文禮:
這是我們美麗的麻子灣村,今年政府讓村民種的花,我們麻子灣村搞得是美麗鄉村,給我們麻子灣村帶來了美好的環境,這些花種上了,人早上出來干活時感覺到有些新鮮,早年來門口上一直種的是玉米,堵的黑乎乎的啥都看不來,今年種的這些花,顏色也特別好看,路上走的行人看著環境也好,花種下來,今年的花籽有收入,對農民也有點幫助,也好著呢。不管早上出來還是下午出來、傍晚時候出來,轉一圈或干別的,空氣也新鮮,環境特別優美。
記者采訪時,馬文禮的妻子也正忙著拍照,她準備把麻子灣村的美景通過快手、抖音等分享給更多的親戚朋友。
村民 趙長花:
這些花在我家大門口呢,特別的好看,這些花我出來就能看見,很開心、很好。
村支書馬世俊告訴記者,今年麻子灣村總共種了45畝翠菊、八瓣梅、樹葵、蘭花等各類花,每畝花會給老百姓補貼一千塊錢,并且這些花產的花籽會被鄉政府以合理的價格回收,也能給群眾增加一部分收入。
村支書 馬世俊:
我們根據美麗鄉村建設這個要求就是種花,下來就是種了45畝,但是這45畝就是我們這個資金就是給老百姓當時種的時候每畝補助一千塊錢,一千塊錢這個資金來源就是我們有光伏電站這塊的收入,再下來就是產的籽,我們和鄉政府商量把這個籽看是出多少價,把老百姓種的這個(花)籽種子回收回去,這樣下來一畝地老百姓能收入一千四到一千五百元左右,這就是比咱們平常種糧食要好的多呢。
在黨和政府各項惠民政策的扶持下,麻子灣村的貧困發生率已降到0.96%。在幫扶單位的大力幫助下,麻子灣村不光建起了愛心超市、家門口服務站,有了3.1公里的村級硬化道路,光伏發電站也讓村集體經濟實現了零的突破。“四個一”林草產業的實施,讓麻子灣村實現了山綠民富。
鄉村振興戰略鼓足風帆,廣袤金色田野灑滿希望。一幅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時代鄉村畫卷在麻子灣村徐徐展開……
記 者:李生權 張甲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