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前過著只能解決溫飽的生活到如今年收入八萬元,火石寨鄉石洼村的馬風虎借助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通過自身不懈努力,靠發展養牛產業一舉摘掉貧困的帽子,并被評為脫貧光榮戶,成為村里的致富能手。
走進馬風虎家,他正在院子里接自來水,見到記者,馬風虎急忙招呼進屋,開始講述他的脫貧之路。
2015年以前,馬風虎靠外出打工勉強能維持一家四口人的生活。2015年,馬風虎一家被納入建檔立卡戶。他有著脫貧意愿,但苦于沒有發展方向,村干部便動員他發展種草養牛。
馬風虎:我早年間在外面打工,家里經濟也困難,最后(被列入)建檔立卡戶。
養牛需要啟動資金,這讓身無分文的馬風虎犯了難。村上了解到他家的實際困難后,幫他協調貸了五萬元金融扶貧貸款,助他解了燃眉之急。當年,馬風虎就購進了兩頭基礎母牛,開始了他的養牛之路。
沒有養牛經驗的馬風虎時常會遇到牛生病等困難。得知科技局在村上舉辦了養殖培訓班,馬風虎積極報名參加,認真向專家請教養牛技術。
馬風虎:科技局給我們培訓了好多次。我們村上的、科技局的、鄉上的(工作人員),(針對)牛生病這方面給我們培訓了,這方面我們沒有啥困難。
在掌握了一定養牛技術后,馬風虎開始大面積種植青貯玉米給牛儲備飼料,還通過賣出牛犢購進基礎母牛這種不斷循環的方式壯大養殖規模。漸漸地,他的牛存欄量從兩頭變成五頭、十頭……
一頭牛就是兩萬多元的收入,牛存欄數量的增加給馬風虎帶來了極大的信心。他每天起早貪黑,添水、喂草、清理牛圈,一門心思照顧他的“牛寶貝”。
短短幾年時間,馬風虎靠發展養牛順利脫貧,家里的生活條件逐步得到改善。談到如今的生活,馬風虎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他說,“現在水、電方便的很,養牛不存在任何困難,效益也很好,養牛、種植青貯玉米還有補貼。我們住在干凈舒適的房子里,只想著把日子越過越好”。
馬風虎:從2016年開始一頭牛補貼2000元,5頭牛補貼10000元。今年超過5頭牛,西門塔爾一頭牛補貼3000元,青貯草一畝補貼200元,腌一立方草補貼60元,政策我們都享受著呢。
如今,他的牛存欄量達到十一頭,他用賣牛犢的錢繼續購進基礎母牛,想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
村支書 馬剛:馬風虎今年養到11頭(牛),在這三年之內,養了11頭,他賣出去了5頭牛犢,一頭牛犢平均價格在12000-13000元,收入在8萬元左右。馬風虎(經過)我們村上動員,還想把養殖往大擴展,繼續發展。
馬風虎:我2018年脫貧的,我覺得養牛還是好著呢,我一年純收入8萬元左右,生活越來越好。
我準備再擴大規模,繼續養牛。
從當初生活拮據的建檔立卡戶到年收入八萬元的脫貧光榮戶。馬風虎用行動告訴大家只要自己肯努力,找準發展方向,付出辛勤勞動,日子就會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