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往什么方向走,是帶有根本性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我們要辯證地看到,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之所以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這兩大奇跡,關鍵在于我們的國家治理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有定力;同時也要看到,如何治理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樣全新的社會,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上沒有先例。在面臨國內外風險挑戰、不確定因素明顯上升的關鍵時期,最重要的是要牢牢把握好正確的國家治理方向和原則。
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治理國家
用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治理國家,是大國競爭的核心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歷史和實踐邏輯證明,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治理國家,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正確方向。
制度是人類社會活動的規范體系,是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國家社會生產力狀況、歷史條件不同,制度建設的道路也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制度和治理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一方面,制度對于國家治理起著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作用。只有有了好的制度,才有可能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另一方面,沒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難以發揮作用。只有不斷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制度的效能,進而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什么是國家治理的方向?為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人類制度文明史的偉大創造,具有顯著優勢?為什么中國制度為非西方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了中國方案?從歷史合力論的角度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先進思想,遵循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國家社會制度的第一原則,吸收、借鑒了人類社會制度文明的精華,不斷地改進和變革社會制度。
馬克思指出,新的社會制度是建立在社會所有制基礎之上,其生產的目的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思想原則,從理論上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屬性,提出了未來新型社會制度建立的方向。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設想,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的思想原則,它反映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共性,體現著社會主義的本質,是社會主義制度區別于資本主義制度的最本質特征。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實踐形式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堅持國家治理體系的根本原則
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治理體系,是指一個政府職能合理到位、權力邊界清晰,公共權力不缺位、錯位和越位的科學治理體系,是一個有效的規則治理體系;是一個依據人民主權原則,用制度保證權力廉潔、廉價,實現社會公正的一種治理狀態。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包括了一國政府的責任能力、執行能力、監督能力、服務能力,以及選人用人能力的現代化。
堅持國家治理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一個政治概念,也是一個集合概念,主要指一切從事和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勞動者、建設者和愛國者。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主要力量,是人類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生力軍。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治國理政始終,就要推進社會全面發展,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用新發展理念實現新發展階段的高質量發展,就需要破除影響社會全面進步和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就要解決發展起來后遇到的更多問題和挑戰,解決經濟發展與政治和社會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比如中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由傳統國家向現代國家轉型,必然面臨社會結構、階層和價值觀的分化和重構,社會矛盾導致的社會問題,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解決社會發展出現的特權腐敗、貧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資源破壞、環境污染、誠信缺失等問題和矛盾。創新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核心,創新就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健全民主集中制,用創新引領科學發展,激發社會發展活力和力量。只有不斷地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我國才能如期完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
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關鍵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核心是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解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問題,把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統一起來。要穩健大膽地推進產權制度、分配制度和戶籍制度的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處理好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關系,用法治保護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這是關系加快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問題。只有經濟健康發展,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才能落到實處。
堅持黨對國家治理的全面領導,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總攬全局和協調各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保證了執政黨與參政黨團結一致,保證了國家和社會長期穩定。正因為中國共產黨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民主和集中相結合,匯聚各方面的意見和要求,才能形成全黨全國的共識,高效執行,步調一致。民主集中制具有決策民主、決策共識、決策效率的優勢。
堅持黨對國家治理的領導,更要與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結合起來。長期執政條件下,要勇于自我革命,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強化黨內監督,提高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有效規范和制約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鞏固和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