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不易,防火重于泰山,清明節臨近,祭祀掃墓的人群大幅增加,給公共安全和森林防火工作帶來很大壓力。面對嚴峻形勢,西吉縣采取“包山頭、守路口、盯重點”等多項措施,加強清明節期間林區防火工作。
宣傳標語
位于吉強鎮的北山林場林區因臨近城區,上山祭掃、郊游踏青的人比較多,防火工作壓力大、任務重。3月24日,記者來到北山林場入口處看到,上山的路口已經關閉,車輛禁止通行。道路兩旁防火標語懸掛醒目,宣傳車上的大喇叭不停的播放著倡導文明祭掃嚴禁引發火災的通告,身穿橘黃色制服的護林員正在卡點值守。
吉強林場北山防火檢查站工作人員 張志武說,最近從20號春分開始,每天有個別人員,零零散散(上墳),有上墳的。咱們卡點從這兒開始,到卡點開始登記,登記時墳主進行登記,簽墳主責任書。登記的內容主要是個人信息還有墳的位置,登記以后身上帶有火種的,那邊有個火種收集箱,統一收集,收集后上山走墳,在管護人員的監督下在墳上漢民現在主要是在墳上掛墳紙、獻花,獻完后要燒紙的,山上有統一焚燒點。值班時保證24小時山上有人,晚上有專人值班,早上7:30其他人員到山,一直到晚上天黑結束。
磚砌火爐
手持滅火器材
來到北山林場山頂的公墓林區入口處,記者看到,與去年增設的大鐵箱不同,今年又在大鐵箱旁邊增設了5座磚砌火爐,供群眾集中燒紙錢香表,旁邊還安排專門的防火隊員手持滅火器材,時刻準備滅火。由于近日前來祭掃的群眾不多,大家在巡山的時候會對自己使用的滅火設備進行演練,以備戰時能夠正常使用。并且,林場還在上山的必經之路上安裝了監控設備,沿路巡邏車和護林員不停地來回巡查,形成了強大的防火攻勢。
離開吉強鎮北山林場后,記者又來到位于火石寨的掃竹嶺林場。掃竹嶺林場共有林區8.75萬畝,墳頭480座,林場工作人員34人,防火任務同樣艱巨。在林區入口處,記者看到護林員正忙著在卡點圍欄上張貼防火宣傳單,旁邊還立著一塊防火二維碼。
掃竹嶺林場工作人員陳剛說,我們進入林區是以全國林草局推廣的防火碼為主的管理系統,進山必須掃防火碼,識別防火碼后,會彈出個人車輛信息、個人信息,車上載有幾個人,人員信息,信息錄入系統之后,我們在后臺監管,才能進入這座山,進山看你有什么特殊的原因才能進去,完了之后辦完正常業務或者特殊情況,出來之后還有一個出山碼,出山碼掃描以后,就能離開林區。如果因為手機網絡或者系統識別掃碼不成功,我們就在卡口以登記的方式,登記后再進入林區。
這樣的防火卡點在掃竹嶺林場一共有6個,來到位于掃竹嶺林場的武家莊護林點,護林員田鳳銅正在卡點值守,另一名和他搭檔的護林員已經外出巡山。因為林區與海原縣李俊鄉接壤,加之這里是移民遷出區,墳頭較多,田鳳銅和他的隊友肩上的擔子同樣很重。
掃竹嶺林場武家莊防火檢查站護林員 田鳳銅說,這個天太干了,確實壓力大,我們現在哪兒也不去,24小時一直在這兒呆著,兩個人一個人一般就在山里可以轉著巡山,另一個人守門,重點就是這樣,24小時我們都在這堅守崗位。
在盯緊群眾祭掃用火的同時,目前正值植樹造林時節,掃竹嶺林場正在大面積進行植樹,務工人員較多。為了防止林區務工人員引發火災,護林員通過現場監督、用大喇叭播放防火宣傳錄音等形式,給大家敲響警鐘。除了采取嚴防死守的管控措施,目前我縣各林場都配備了森林防火監控系統,護林員在卡點值守、巡山的同時,在林場內的監控室,還有一雙“眼睛”盯著整個山林。
掃竹嶺林場黨支部書記 許濤說,森林防火監控系統,和局防火辦及區防火辦進行聯網,這個系統主要有層掃和360度旋轉掃的(功能),24小時進行掃描,晚上有熱成像,晚上如果有起火的情況,有熱成像進行監控和報警。另外就是我們這個系統24小時專人值班值守,給上級報告火災情況。
在突出預防森林草原火災的同時,西吉縣進一步加快補齊專業隊伍力量,將森林消防、林場、鄉鎮護林員和公益性崗位等各方力量統一納入到防滅火隊伍中來,巡山護林,緊盯重點,時刻保持戰備狀態,共同為守護西吉的“綠肺”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