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來到羅曼溝村,恰巧遇見正在吃泡面的張浩偉。幾天前有村民給張浩偉發信息反饋了一些問題,今天下午他先去老安家里入戶排查,接著就去解決村民反饋的問題。
張浩偉是固原市委組織部下派到馬蓮鄉羅曼溝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他是個細心人,對每一戶村民家里的情況都了如指掌,誰家的孩子上學有困難,誰家的孩子外出務工了,誰家的牛棚又添新犢了,他都心里有數。看到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張浩偉心里由衷地高興。
回想剛來羅曼溝時的情景,張浩偉內心充滿感慨。2017年7月,他第一次來到羅曼溝村,那時村部內只有一排社區用房,辦公設施陳舊簡陋。整個村子環境衛生差,大家都等著移民搬遷,幾乎沒有人發展產業,還有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思想,這些問題都在張浩偉的意料之外。
要想搞好扶貧工作,轉變村民的思想觀念,首先要改變大家生活的環境,張浩偉擼起袖子上了崗。他向派出單位匯報了自己的所見所聞,反映了時下急待協調解決的問題,派出單位很快就給村里配備了辦公設施,協調部分資金用于產業發展。沒有了后顧之憂的張浩偉開始嘗試著融入羅曼溝村這個大家庭。
駐村沒幾天,就有村民前來“試探”,“我家窮死了,沒法生活了。”“扶貧政策憑什么他能享受,我卻不能?” “為啥把我的低保取掉了?”接踵而來的問題并沒有讓張浩偉手足無措,他一一做了解釋說明,勸導村民回家,隨后便逐戶上門談心,一邊宣講政策一邊了解和掌握村民的發展意向。
在一次次的入戶走訪中,張浩偉了解到很多村民家中的困難,他一一記錄下來,花大量時間研究解決對策。
村民安文成的兒子在新疆務工時受了傷,公司拒絕報銷醫療費,安文成一家先后咨詢了很多人都沒有得到解決,最后還是張浩偉幫他聯系了律師,又自己開車帶著安文成找相關單位反映咨詢。張浩偉把村民的事情當做自己的去辦,安文成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村民安國棟的女兒安思梅是2017年羅曼溝村唯一考上大學的學生,因為家庭困難,孩子上學的費用讓一家人發愁,在張浩偉的多方聯系協調下,深圳市委黨校“三同”工作組幫助解決了安思梅上學難的問題。
就這樣,張浩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村民的認可,大家有啥事都找他商量,積極參加村里組織的活動。能為村民辦實事是大家對張浩偉的一致評價。
這幾年,張浩偉多次組織村民去外縣觀摩學習發展種殖和養殖技術,邀請區內外專家來村里教授農牧知識,鼓勵村民發展產業。如今羅曼溝村已經從一個無支柱產業的村子變成了戶均養殖五頭牛的養殖示范村。2018至2019年,張浩偉跑部門、爭項目,村里的基礎設施逐步改善,也新建了村史室、活動室。
三年間,張浩偉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他把這些時間都投入到了羅曼溝村,一心只想著為村民爭取更多發展的機會和條件。
如今的羅曼溝村民風淳樸,環境整潔,家家養牛,戶戶種草,依托黨的好政策,老百姓有了致富產業,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張浩偉時常告誡自己:村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三年時光見證了一名駐村書記的初心和使命,見證了羅曼溝村的發展變化,更見證了羅曼溝村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
記者: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