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沙溝鄉立足鄉情實際和發展現狀,以“三統三分”為思路,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守住糧食安全,全鄉產業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
夏日的沙溝鄉,山川翠綠、草木蔥濃。在大寨村的田地里,一片片油菜花相繼開放,仿佛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蜜蜂、蝴蝶翩翩起舞,美不勝收。今年,大寨村以“三統三分”為思路,以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支撐,流轉土地200畝,再以反租倒包的方式,動員村民種植油菜,讓村民得到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讓村集體經濟有了增收。
在發展油料種植的同時,大寨村還致力于打造中藥材、冷涼蔬菜等特色產業種植基地。在大寨村的1200畝冷涼蔬菜種植基地,早期種植的甘藍長勢喜人,工人們正抓緊種植新一茬甘藍,家住顧家溝村的李志梅每天來到蔬菜基地務工,一天也有一百多元的收入,實現了在家門口務工增收的目的。 大寨村露地冷涼蔬菜種植基地已經連續種植了三年,銷售渠道暢通,村民種植經驗豐富、技術成熟,特色蔬菜產業逐步向好,村民也有了穩定務工增收的好去處。
在發展特色農業的同時,沙溝鄉將糧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上,充分利用現有水資源,將農田變良田。在陽莊村的大田里,一片片春小麥籽粒飽滿,玉豆套種基地的玉米翠綠挺拔,大豆枝葉茂盛,眼前呈現出一幅美麗豐收的鄉村畫卷。 今年,沙溝鄉共落實糧食種植面積46000余畝,包括小麥、玉米、玉豆套種、馬鈴薯、小雜糧、油料等作物。同時運用土地集約高效利用“三統三分”機制,按照“黨支部+合作社+村集體經濟+農戶”的發展模式,立足實際、科學謀劃、“反租倒包”、統一經營、突出特色,走出了一條“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融合化發展”的產業發展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