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西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副總路長李曉東帶領縣級路長、縣路長辦、縣養護中心負責人、19個鄉鎮路長辦負責人和22個公路站路長共50余人,先后對吉強鎮、新營鄉、紅耀鄉、田坪鄉、震湖鄉、馬建鄉、平峰鎮、興平鄉和萬崖、紅耀、馬建、王坪、瓦岔、三合、平峰、興坪、城郊公路站管養的省道、縣鄉道和村組道路日常養護、維修和公路標準化整修及路域環境整治情況進行了現場觀摩。
下午,在縣會議中心召開了第三次路長工作推進會,通報了5月份各級路長履職及工作推進情況;田坪鄉、火石寨鄉作了經驗交流;王民鄉、新營鄉做了表態發言。
會議要求,要在全面建立農村公路“路長制”的基礎上,以促進各級路長履職盡責、推動“路長制”落實為關鍵,以全縣農村公路高質量、高標準整修為抓手,以強化各級路長聯動、督查督辦、考核問責、養護技術支撐為重點,找準關鍵、強攻四個方面重點工作:
一是提高認識,抓住關鍵環節。強化工作措施,分析情況、理清頭緒,把壓力轉化為務實舉措,確保“路長制”工作真正落地落實落到位。
二是壓實責任,健全長效機制。將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工作責任到路段、到人頭,全面實行網格管理。制訂考核細則,以績效考核為手段,促進日常養護“常態化、規范化”。
三是突出規范,提升養護質量。嚴格按照《農村公路養護技術規范》,加強“四個”養護,保持農村公路處于良好技術狀態和良好的運行服務狀態,狠抓公路養護時效性、季節性,扎實做好農村公路日常巡查、保養和小修,努力推動養護標準化、專業化、規范化。
四是加大督導力度,提升管養水平。通過督查考核調動工作積極性,形成推動農村公路管養提質增效的良好工作態勢,讓農村公路更好的服務脫貧攻堅和社會經濟發展。
自全面推行“路長制”以來,西吉縣人民政府先后印發了《西吉縣農村公路管養“路長制”實施辦法》《西吉縣農村公路管養“路長制”考核細則》,為全縣19個鄉鎮4000余名網格養護人員配套“四個一”(即一把鐵鍬、一把掃帚、一把杵子、一件標志服)管養工具,為295個村委會配發了3000個安全錐形桶。
全縣19個鄉鎮統籌4000多名公益性崗位、保潔員、護林員和社會服務崗四類人員為養護責任網格員,將日常養護責任到路段,到人頭。各級路長積極行動,扎實開展路容路貌整治、路域環境美化亮化等行動,“路長制”工作由建立向落實推進逐步轉變,截至目前,全縣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農村公路經常性養護率達100%。全縣完成農村公路標準化整修1745公里,整修路肩邊坡121.38萬米,整修土邊溝63.4萬米,整修綠化帶76.6萬米,新栽路樹19.7萬棵,修剪路樹18萬棵,修剪路肩邊坡高草140萬平方米,清理塌方517處6790方,處治水毀680處,清掃路面3470.7公里,疏通清理砼邊溝48.2萬米,疏通涵洞713道6752.8米,出動養護人員18.6萬多人(次),出動各類機械5127臺(次)。推進了農村公路與村容整體環境美相融合,為推進人居環境治理、助力脫貧攻堅、支撐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優質的服務保障。
稿件整理:蘇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