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是一片有著民族團結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土地,全縣有漢族、回族、東鄉族、苗族、維吾爾族等多個民族。在黨的領導下,全縣各族兒女在學習、生活中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一起生活、兄弟合伙、除了飲食、不分你我已成為西吉各族群眾的真實寫照。
深秋的西吉大地五彩斑斕。無論你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各族群眾一起生活、團結奮斗的和諧畫面。正是在黨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全縣各民族共同攜手,成就了今天的西吉—西部福地﹒吉祥如意。
偏城鄉大莊村苗族群眾潘春梅從貴州遠嫁到西吉。2012年,潘春梅和同在福建務工的偏城鄉大莊村小伙姚鵬東相識,2013年兩人結婚?;楹笥捎谝i東患有重病,不能進行重體力勞動,家里家外的重擔就壓在了潘春梅一個人身上。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以前,從村巷主干道到潘春梅家只有一條土路,進入雨季,土路泥濘、通行艱難,遇到大雨,土路甚至被雨水沖斷。為了解決他們家的出行難問題,縣、鄉、村三級協調,為潘春梅家修建了300米硬化路,如今有了平坦的水泥路,一家人充滿了感激之情。扶弱濟困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美德。做好困難群眾的民生幫扶工作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針對潘春梅一家生活情況,政府相關部門及時幫助解決問題,逢年過節也會送上關心與慰問,讓她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民族團結之花,需要用真心真情去澆灌。走進偏城鄉姚莊村,一條條干凈整潔的串戶路,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處處堆放著豐收的玉米。東鄉族群眾馬沙米也和家人親戚聚在一起,房子里傳出了一陣陣歡聲笑語……2015年,東鄉族群眾馬沙米也從甘肅臨夏嫁到偏城鄉姚莊村,對這位遠嫁而來的外鄉人,左鄰右舍們對她像家人一般,馬沙米也也如親人般看他們。多年來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在他們家,分享美食已經習以為常。鄰里以美食為媒、因美食結緣,分享的不僅是飯桌上的菜肴,還有鄰里間的溫情。
民族團結之花盛開在共同奮斗的征程上。讓群眾深切感受到黨和國家對他們的真心關懷,在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過程中,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民族團結一家親,互相幫助、和睦相處才能生活得更幸福。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團結。在我縣,各民族共建共享、共事共樂,情同手足、不分你我。新征程上,全縣各族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朵朵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競相綻放,以嶄新的姿態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