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偏城鄉下堡村立足農業產業結構優化提升,借助閩寧協作項目,新建設施農業大棚14座,精心打造“大棚經濟”,學習育苗、種植、管理等環節的先進經驗,不斷延伸種植產業鏈,帶動周邊群眾就業增收,為鄉村振興助力。
眼下已是初冬時節,室外天氣寒冷,但在下堡村的設施大棚內,合作社種植的草莓綠意盎然,綠葉叢中點綴著一顆顆鮮紅的草莓。冬季上市的草莓不僅讓市民可以嘗鮮,也有效補充了市場供給,參與草莓種、產、銷全過程的務工群眾,錢袋子也慢慢鼓了起來。 秋冬季是我縣蔬菜育苗的空檔期,下堡村充分發揮大棚資源優勢,利用反季時間差種植大棚草莓,吸引不少人前來采摘品嘗。大棚內,一顆顆草莓在綠葉的映襯下令人垂涎欲滴,鮮嫩的果實,誘人的果色讓游客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感受著冬季不一樣的采摘氛圍。 偏城鄉下堡村溫室大棚主要用于蔬菜育苗,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基地+種植戶+訂單”的產業發展模式,年育苗量超過六千萬株,吸納本村及周邊群眾務工增收,有效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為推動鄉村經濟發展,下堡村堅持把農業產業培育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緊緊圍繞“農”字做文章,著力在 “有中生新”上下功夫,將溫室大棚產業打造成助力鄉村振興的“金鑰匙”,設施農業大棚里既能育出致富苗,也能種出幸福果,周邊群眾就業增收有了好去處,鄉村振興發展后勁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