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在西吉縣震湖鄉蘇堡村,400多頭肉牛在雙列牛棚里,伸出頭吃草料。
“我們賣的牛肉比西吉縣城一斤便宜3到4元錢。昨天已經賣了420斤,賺了14280元,冷庫里還有150斤不愁賣。”趙小麗和丈夫負責的五勤養殖專業合作社,是第一批中央財政以工代賑項目。夫妻倆從散養到“出戶入園”,年收入翻了一倍。2022年,項目實施后,帶動家門口務工90人,發放勞務報酬103萬余元。
同鄉的堡玉村養殖戶郭金海說:“去年產了6頭牛犢,一頭牛犢賣了10000多元錢。轉變思路后,今年增加到13頭,養牛再也不虧錢了。”2021年,郭金海養的老黃牛,由于品種、育肥不好,一頭牛少賣幾千元。除去飼料和人工費,不賺反賠。西吉縣村業牧園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社長陳杰帶動郭金海改良品種,科學喂養,去年收入增加至十幾萬。
“肉牛養起來了,賣出去是個問題。”陳杰說。西吉縣村業牧園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通過一產養殖、二產深加工、三產銷售融合發展,帶動周圍養殖戶1000多戶。去掉中間流通的牛販銷售價,每頭牛種植戶能多賺2000至3000元錢。同時,將“西吉好東西”優質牛肉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福建等地,去年銷量達到100噸。
西吉縣堅持走“家家種草、戶戶養牛,自繁自育、適度規模”的發展路子,建設“出戶入園”肉牛養殖園區17個,肉牛飼養量歷史性地突破50萬頭。不斷完善良種繁育、飼草料加工調制、舍飼高效養殖、動物疫病防控等技術保障體系,呈現出肉牛產業規模化發展、標準化養殖、產業化經營的勢頭。形成一戶帶多戶、多戶帶一村、一村帶多村、多村成基地的區域化產業發展格局,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