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西吉縣吉強鎮東街社區志愿服務站積分兌換現場,展示臺面上擺放著卷紙、沐浴露、洗衣液、圍裙等生活用品,參與過社區志愿服務的居民拿著積分卡,井然有序排隊等待著兌換積分值相應的物品。“4個月時間里,我先后參加社區不文明整治、環境秩序整治、公共設施維護等志愿服務活動,社區給我積了20分。”東街社區志愿者牛曉艷高興地說。當天,她用積分兌換了洗潔精、水杯等生活用品。
居民簽字用積分兌換生活物品。
東街社區通過推行“愛心超市+積分兌換”機制,將無形的志愿服務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文明資產”,鼓勵更多的居民加入社區志愿服務中來,讓志愿服務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增強了志愿者的榮譽感和成就感,實現“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雙向循環服務。“社區已經按季度兌換了3次積分,兌換洗潔精、水杯等物品200余件,超市代金券500余元,200人次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中。”東街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婷婷說。
東街社區舉行積分兌換儀式。
西吉縣各社區做好“黨建+基層治理”文章,不斷創新志愿服務活動載體,切實用足用活用好“積分超市”的優勢和作用,推動基層治理精準化、精細化,打通基層治理難點堵點,在服務群眾中找到基層治理的“金點子”,走出基層治理“新路子”。“自從實施了積分制后,不少群眾開始搶著當志愿者,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談起積分制帶來的改變,鈺秀社區黨支部書記馬寶霞深有感觸。
社區工作者進行積分核對。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西吉縣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各社區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社區建設、法制安全、鄰里互助、志愿服務、環境美化等12個項目38項積分細則,讓群眾在社區登記后即可參與積分活動,憑積分兌換相應物品,構建起“參與賺積分、積分兌禮品”的社區治理新模式。
西吉縣用“小積分”撬動“大治理”,通過不斷完善志愿服務積分兌換制度,讓越來越多居民自覺投身志愿服務活動中來,共同締造美好幸福生活。截至目前,西吉縣13個社區都設置了積分兌換點,社區參與積分兌換的群眾達150余人,累計兌換積分1000余分,兌換物品200余件次,兌換商品價值3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