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西吉縣震湖鄉黨岔村堅持“黨建領村、產業強村、文化興村、農文旅惠村”發展理念,扎實推進閩寧協作各項工作落地落實,不斷完善幫扶機制、優化協作模式、拓寬協作領域、豐富協作內容,著力打造設施城市化、生態園林化、生活品質化新農村,為助推鄉村振興創建宜居宜游鄉村樹立了標桿。
強化基礎設施,筑牢鄉村旅游之“根”。基礎設施建設是旅游業發展的根基。自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黨岔村惠民利民政策順利落地,閩寧協作資金支持實施的村組道路硬化、移民點改造提升、文化廣場、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等一系列建設項目有序開展,使得轄區面貌有了進一步的改善,為鄉村文化旅游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此外,黨岔村還爭取閩寧協作資金630萬元,重點打造了“蒼天一滴淚”文學創作基地和閩寧創業街區,進一步夯實了旅游業發展的根基。
推動產業融合,描畫鄉村旅游之“葉”。鄉村振興的根本目的是要實現農民的增收致富。隨著黨岔村閩寧協作鄉村振興示范村的建設和“蒼天一滴淚”文創基地的運行,黨岔村掀起了一陣陣“旅游潮”。為了讓游客更好的體驗鄉村之美、農家之味,震湖鄉大力推動“農旅”融合。一方面,通過校地合作模式,力邀寧夏大學等西北地區各大院校到基地掛牌,共建寫生基地;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前來采風、駐村創作;邀請教師和志愿者開設書法、繪畫及民俗文化課程。通過繪畫書寫創作、民俗文化課程等形式,更生動地將村莊里濃厚的歷史文化表達出來。另一方面,利用新農村閑置莊園以及農戶住宅空閑房間,發展民宿產業,開辦農家樂,通過“西吉好吃頭”等媒介宣傳具有西北特色的罐罐茶、手抓羊肉、暖鍋、十全席等美食小吃,讓游客體驗西北地區風土人情和飲食文化。目前,全村農家樂、農特產品等經營業態不斷興起,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增加收入的同時也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旅游環境。
打造宜游環境,點綴鄉村旅游之“花”。旅游環境是旅游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舒適的旅游環境不僅能讓游客流連忘返,更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防止“曇花一現”。為打造宜居宜游的鄉村環境,黨岔村開展五清五美整治、衛生廁所革命、健康生活宣教三項行動,做實做細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同時,以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提升長效管護機制為靶標,依托閩寧協作社會綜合治理信息化平臺,開通農村人居環境隨手拍問題線索反映渠道,建立問題即時受理與限期反饋在線機制,實現廣泛參與、全面覆蓋、長效管控,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環境治理機制,使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為旅游業發展 “錦上添花”。
山海牽手,共赴康莊大道。經過閩寧兩地的共同努力,這場跨越山海、超越時空的傾情幫扶,已從單純的政府援助發展為人才培養、產業扶持等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幫扶。依托閩寧協作,黨岔村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290元,閩寧協作為黨岔村群眾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增收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