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硝河鄉關莊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帶領村民想辦法,出思路,謀發展,走出了一條從“空殼”變“富巢”的嬗變之路,通過兩年多的股份合作模式,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4萬元,村民年年可拿到分紅。
硝河鄉關莊村位于鄉政府以南2.5公里處,全村有耕地面積6937畝,下轄5個村民小組227戶93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1戶350人(已脫貧75戶340人、未脫貧6戶10人),貧困發生率為0.88%,為2017年脫貧出列村。
自2018年以來,西吉縣委、縣政府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文件精神,把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振興鄉村經濟當頭等大事來抓,瞄準產權改革,創新機制助脫貧,發展產業促振興,為全縣2020年實現脫貧奠定堅實基礎。
關莊村緊抓產權改革機遇,積極創新機制,組建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構建了“資源+資產+農戶+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 的集體經營模式,村集體經營性資產達到了358萬元,村集體收入年收入穩定在20萬元以上,全村資產總量達到了1.2億元,村集體資產達到了680萬元。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3106元增加到2018年的11350元,增長3.65倍;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從無到有,年人均穩定實現財產性收入230元,關莊村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戶76戶350人的穩定脫貧,使村集體從“空殼村”變成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關莊村黨支部書記 蘇祥羽:
關莊村是2016年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全市十個農村改革試點村之一,咱們的啟動工作是2016年開始,2017年國家注入了農村改革試點資金200萬元,村上利用200萬主要扶持了村上的養殖業,村上發展養殖業也給村上創收了一定的紅利,2017年是10多萬多一點,2018年是16萬多一點,2019年和農業機械一共創利24萬多,在這三年累計給村上創收入是40多萬,近50萬元。分紅是累計分了兩次,分了20多萬元,通過農村改革,咋們凝聚村上的發展活力,也凝聚了人心,通過分紅使農民得到了改革開放的紅利,有了獲得感,村上凝聚力旺盛了,咱們也有錢辦事了,村民的發展愿望也強了,通過小利益大動力,來帶動我們本村養殖業發展。
2019年初,關莊村257戶農戶從股份經濟合作社領到了第一次分紅共8.5萬元,2020年初分紅11.2萬元。
村民 蘇成元:
去年分紅分了300多元,今年又增加了100元,分了400多元,因為我的家庭困難,給孫子又資助了1000元。
村民 蘇克林:
我們是2017入股,2018年分了500多元,2019年分了700多元,這個也是我們額外的一部分收入,希望以后我們村上給我們分的越多越好。
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是健全基層農村治理的重要內容和鄉村發展的“引擎動力”。配好村級組織帶頭人是推動農村改革成功的助推器,農民群眾的“內生動力”則是決定農村改革成敗的關鍵所在。關莊村的改革發展,離不開關莊村“兩委”班子的主動作為、農民群眾的積極參與,他們是推進改革的主體,這種“內生動力”起了主導作用。關莊村的改革充分說明,產權制度改革恰恰是集體經濟啟動的關鍵一步。農村資源只要被激活、被充分利用,就能夠“點石成金”,煥發出無限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