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灘鄉張村堡村提起虎玉忠,那是人人皆知,現擁有占地1200平米的標準化養殖場,常年肉牛存欄50多頭,年創利潤10多萬元。
虎玉忠是一位身材高大壯實、不善言辭的人。以前靠外出打工維生。2012年,虎玉忠看到國家對種養殖業的支持力度大,他決定回家發展養殖業。于是,就開始著手建牛棚、學技術,一心一意發展養殖。
虎玉忠起初買了8頭基礎母牛試養,由于缺乏養殖技術,他四處請教養殖大戶。通過多次觀察和學習,漸漸摸索出了經驗,現在村里誰家的牛有了病,他就能對癥下藥,及時提供幫助。
虎玉忠:
技術上有些問題我有專業的大夫,我也學了一點(技術),不太精通,隨便牛有啥問題,比如牛不吃草,或者是有其他問題我就能看來,比如感冒這些,打兩針(就好了)。養殖就是草料問題,配比問題,給村民介紹下我怎么喂著呢,怎樣愛吃,兌料的比例給說一下,村民喂的牛現在發展的好很。
2019年,村上又給虎玉忠爭取了20萬元的閩寧扶貧資金,虎玉忠新建了一座600平米的牛棚,購進了20頭基礎母牛,承包了1000畝荒地種起了青貯玉米。隨著種養殖業的不斷擴大,虎玉忠一家的生活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虎玉忠:
以前就是掙兩個錢剛解決溫飽問題,現在小車也有,拉牛大車也有,經濟也比較好,錢比較寬裕一點。
在自身發展的同時,虎玉忠沒有忘記幫助鄉親們,他積極幫助村里貧困戶擴大養殖規模,提供養殖技術。
虎玉忠:
我現在把好牛從遠處,從會寧,從其他省份拉著來,到我們家里做個應急,完了以后牛沒有啥問題,吃喝正常,給我們村上的養殖戶比市場價優惠一些,他看上牛的話,在我這買優惠一點,賣給我們本村的村民,讓他們擴大養殖。
眼看著虎玉忠養牛賺了錢,村里的不少貧困戶都慕名來他家“取經”。在他的影響下,不少外出務工的年輕人也都回鄉發展起養殖業。
鄰居 馬存虎:
我以前跑車著呢,以前跑車生意也不行,經濟收入也不行,現在看見我老爸虎玉忠人家牛養的好,我現在也養牛著呢,也想發展,現在養了幾頭牛,圈舍也不夠大,現在又擴建了一個,想發展著養牛。
村支書 袁保貴:
虎玉忠是我們村上的致富帶頭人,人家牛也養得好,這一方面也懂,我們村上有些縣城居住的還有做生意的,回來一看,虎玉忠牛養的好,最近也回來了4、5戶人,看了虎玉忠的(養牛)規模,都開始養牛,牛棚也蓋起了,然后村上有些養的他給指導技術,然后買牛的話,(他也在)價格上把個關。
現在的虎玉忠精力充沛,干勁十足。信心百倍的他帶領鄉親們昂首闊步地走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