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2024年4月3日凌晨5時許,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第二中學800多名師生集結完畢,徒步前往彭陽縣任山河烈士陵園。這是該校第29次組織高一年級新生往返徒步54公里,開展清明祭掃活動。
1995年,固原二中原校長韓宏帶領同事們設計了“徒步54公里山路到任山河烈士陵園祭奠英烈”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活動對象為初一、高一兩個年級的新生。此后,這一活動作為特色項目一直保留至今。
“固原二中是我的母校,我在這里學習了6年,參加了兩次徒步活動,對我的人生產生了積極影響。我高考時報考師范學院以及畢業后到母校任教,都和學校的育人模式有關。今年是我任教的第23年,徒步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園祭奠英烈的活動我參加了7次。”固原二中高一(2)班班主任張紅梅回憶起往事時說。
在此次行走過程中,張紅梅積極組織所帶的方陣(6個班級+1個社會團體+中寧中學學生代表50名)集體唱紅歌、背誦毛澤東主席詩詞、講述紅色故事,歌聲嘹亮、詩詞豪邁。一路上,大家高舉紅旗,手拉手翻山越嶺,肩并肩齊步前行。心中有革命精神的召喚,身邊有老師同學的鼓勵,沒有一個人放棄,沒有一個人掉隊。
在任山河烈士陵園,同學們輕輕擦拭墓碑,用心聆聽講解,瞻仰紀念碑,參觀展覽館……在親身體驗中同學們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洗禮。
“看著學生們的成長和進步,作為教育者、作為他們的引路人,我很欣慰。”張紅梅說。
“學校持續29年的‘行走的思政課’,每次往返54公里的紅色之旅,使各族學生深刻體驗到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是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得來的。”固原二中校長何成江深有感觸地說,每次歸來后,學生們一篇篇帶著思考與感悟的文章、一場場啟迪心靈的團隊總結與分享,無不彰顯著他們的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
“最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更是躬身實踐。”何成江說,學校把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和固原紅色文化的深厚底蘊相結合,把學生對信仰理念的堅守、對民族團結的珍視,厚植在一次次“行走”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