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吉強鎮蘆子溝村的常曉明于2015年注冊成立了寧夏興鮮雜糧種植加工有限公司。公司通過輻射帶動貧困戶種植小秋雜糧和吸納貧困戶入廠務工,通過幾年的發展,小雜糧種植加工已成為蘆子溝村群眾脫貧增收的主要渠道。
初秋時節,站在吉強鎮套子灣村的山頭,遠望而去,胡麻、谷子、燕麥、糜子等特色雜糧長勢喜人,這便是常曉明承包的小雜糧種植基地之一。走進種植基地,大田里低垂飽滿的谷穗隨風搖曳,一派豐收景象。基地里每天都有10多名婦女來務工,負責除草、追肥等,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
2019年,基地輻射帶動262戶貧困戶種植5000畝雜糧,面向全縣貧困戶收購原糧230噸,并且在收購價格上高出市場價5%進行回購,有效解決了群眾不愿種、不想種和銷售難、收益低的問題。
在興鮮雜糧加工基地,由于設備更新,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進行設備安裝調試。48歲的閆海榮在工廠負責挑揀和包裝工作,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她已經干了兩年多。丈夫搞電焊工作,每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兩個孩子都已成年,在外務工。家庭年收入10萬元以上。
寧夏興鮮雜糧種植加工基地,采取“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帶動貧困戶訂單種植、車間就業,多方增加群眾的收入。目前,廠內有35名貧困戶長期穩定務工。
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時,企業還為小雜糧設計了精美的包裝,并注冊“常興鮮”商標品牌。通過“線上+線下”銷售模式,與成熟的電商平臺合作,延伸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目前,產品遠銷廣東、北京等地,今年上半年產值突破800多萬元。
目前,蘆子溝村的小雜糧種植、加工、品牌建設、銷售全產業鏈等方面逐步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小雜糧產業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支撐力量越來越強,已成為蘆子溝村一項脫貧富民的特色產業和全村經濟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