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介紹
單旭,1985年7月出生,西吉縣興隆鎮人,中共黨員,現任新疆伊犁哈薩克州昭蘇縣第六中學黨總支副書記、校長。
單旭的教育之路始于童年,自1991年起,他先后在興隆鎮單民小學和西吉縣回民小學(現西吉縣第四小學)就讀,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孩提時光。他的初中和高中分別是在西吉回中(現西吉縣第四中學)和興隆中學度過的,這兩所學校見證了他青春的奮斗與成長。
在求學道路上,單旭從未停歇過。2003年,他踏入了寧夏師范學院(現寧夏師范大學)的大門,開始了更為廣闊的學術追索之旅。2006年畢業后他積極投身于支教活動,在西吉縣王民鄉三岔小學留下了他的汗水與智慧。
而如今,在遼闊的伊犁河畔,單旭以其堅韌的毅力和無私的奉獻,書寫著對當地教育事業的熱愛與期望。從伊犁州直教師招聘考試的參與者,到昭蘇縣喀夏加爾鎮學校的教務主任,再到如今的昭蘇縣第六中學黨總支副書記、校長,他的每一步都踏實而堅定。
2007年,在通過伊犁州支教教師招聘考試后,單旭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選擇了昭蘇縣喀夏加爾鎮學校任教,從此踏上了奉獻當地教育事業的道路。初入教育領域的他,懷揣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學生的關愛,努力在教學和教研中不斷提升自己,很快成為一名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
在昭蘇縣喀夏加爾鎮學校的多年里,單旭歷任體育組組長、黨建干事、電教辦主任、教務副主任和教務主任等職務。他不僅在教育教學上取得了顯著成績,還為學校的發展和進步作出了一定貢獻。他帶領體育組多次獲得各類比賽的優異成績,為學校爭得了榮譽。他負責學校黨建工作,為學校黨組織建設做出了積極的努力。此外,他還負責學校的電教工作,推動了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進程。
在教學管理方面,他同樣表現出色。他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技能。他倡導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在他的帶領下,學校的教務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教學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隨著時間的推移,單旭在昭蘇縣的教育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2019年12月,他被調任至昭蘇縣薩爾闊布鄉中心小學擔任黨支部書記。2022年10月,他再次被調任至昭蘇縣第六中學擔任黨總支副書記和校長。這是對他多年來為當地教育事業付出的肯定和認可。作為校長,他肩負著更大的責任和使命。他積極推動學校的發展和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他還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情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為昭蘇縣第六中學校長,單旭始終堅守著教育的初心和使命。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他沒有絲毫的畏懼和退縮。他積極推動學校的各項改革和創新,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他深知,只有不斷學習和進步,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為教育事業服務。
在和親朋好友聊天閑談中,他得知了許多家鄉的新鮮事。“單家集夜話”的紅色佳話已載入史冊,被后人傳頌;七彩丹霞火石寨被譽為“中國科羅拉多大峽谷”,以其獨特的地貌景觀令人嘆為觀止;亞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堰塞湖黨家岔震湖宛若蒼天一滴淚,清澈而神秘;全國最美鄉村龍王壩是休閑度假的世外桃源,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享受寧靜與美好;西吉華夏古錢幣博物館館藏錢幣完整展示了中國錢幣的發展歷史,讓人領略到貨幣文化的博大精深;還有他的同窗馬金蓮等400多位鄉土作家活躍在文壇藝海,多名作家榮獲“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等文壇重量級獎項,為家鄉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蘊;更有春官詞、磚雕、木雕、刺繡、剪紙等非遺好物盡顯千古遺韻,無一不彰顯著大美西吉的變遷。
看到、聽到家鄉的這些巨變,單旭發自內心地感到高興和自豪。他經常在工作之余給同事和學生講述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的偉大意義、毛主席夜宿單家集等紅色佳話,讓更多的人了解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他雖然身處新疆,但甘愿成為家鄉的代言人,把家鄉的發展變化分享給周邊的人,讓新疆人及更多的人了解在大西北還有這么一顆燦爛的明珠正需要世人去認識、去探索、去感受她的獨特魅力。
他努力擴大西吉的影響力、知名度,更希望天南地北西吉人能夠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系和溝通。無論是身處家鄉還是在外打拼,都是一家人,都應相互關心、相互支持、共同成長和進步,都應為家鄉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讓西吉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