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介紹
張瑋瑋,1997年10月出生,西吉縣馬建鄉人,中共黨員。本科畢業于浙江大學生科院,保研至浙江大學生物物理學專業,目前已獲得生物物理學理學博士學位,曾獲“浙江大學優秀研究生”“浙江大學三好研究生”“浙江大學五好研究生”“浙江大學優秀畢業生”等多項榮譽稱號。
在西吉這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土地上,張瑋瑋度過了入學前那段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那時的她,奔跑在鄉間的小路上,與小伙伴們追逐嬉戲,感受著大自然的溫暖懷抱。后來,由于父母工作變動,全家搬遷至紅寺堡。
盡管身處新的環境,但村子里大多還是西吉人。鄰里之間的往來頻繁而親切,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兒。加上父母始終保持著西吉人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實際上,張瑋瑋很久都沒有脫離西吉的文化環境。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使她的內心深處深深地烙下了西吉的印記。雖然在西吉實際生活的時光只占張瑋瑋目前人生中的五分之一,但她始終堅定地認同自己西吉人的身份。
在紅寺堡二中,張瑋瑋開啟了自己的初中生涯。她憑借著聰慧的頭腦和刻苦的努力,以紅寺堡區中考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昂首邁進了六盤山高級中學的大門。在校期間,她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展現出了非凡的學習能力和堅定的毅力。
高二時,張瑋瑋獲得了難得的機會,作為交流生前往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學習。在那里,她面臨著更為激烈的競爭和更高的學術挑戰。然而,她毫不畏懼,奮勇向前。在十幾個理科班里,她的成績也能達到前 50 名。分離之際,同學們在寄語紙條上寫下了真摯的話語。有的寫道:“你真是化學學霸”,對她在化學學科上的出色表現表示欽佩;有的則說被她對進步的渴望所打動。甚至班主任老師也稱贊道,她與另一位籍貫隆德的同學帶動了全班同學的努力學習,極大地改善了學風。張瑋瑋這股子不認輸、求上進的精神,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她的人生道路上熠熠生輝。而張瑋瑋深知,這是西吉這片土地賦予她的寶貴品質。
之后,張瑋瑋以六盤山中學高考裸分第一的傲人成績,成功進入浙江大學學習。在大學的四年時光里,她猶如一只不知疲倦的飛鳥,在知識的天空中盡情翱翔。由于學習以及社會活動表現出色,她獲得了保研名額,留本校生物物理學專業繼續深造。
研究生期間,張瑋瑋的學業成績依舊優秀,學位課均分高達 90 分以上。此外,她積極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不斷拓寬自己的科研視野和實踐能力。她發表了多篇 SCI 論文,在學術界嶄露頭角。同時,她還參與了國際交流項目,如第 17 屆持久性有毒污染物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并以海報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國際友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由于各項表現優良,張瑋瑋多次獲得浙江大學授予的榮譽稱號,成為眾多學子學習的榜樣。
對于西吉,或者說寧夏,張瑋瑋的情感大致經歷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階段。在幼年時期,她還太小,對外面的世界沒有什么清晰的概念,視野都局限在身邊的人和事上。就在這樣懵懵懂懂的狀態中,她迷茫地、迅猛地成長著。
到了青春期,張瑋瑋來到了外面更為廣闊的世界。有很長一段時間,她以為自己是像李白筆下的“游子”,盡管深深地依戀著家鄉,但認為自己注定是要在外漂泊的宿命。她一邊承受著思鄉的痛苦,一邊努力適應著新的環境,內心呈現出向外生長的態勢。
但隨著在外求學時間的不斷延長,張瑋瑋不得不直面一個事實——她是西北人,而且只有在西北生活,她才會感到最快樂。只有那里的氣候、親人和淳樸民風,才能讓她的內心感到最踏實、最自在。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她終于真正理解了那句“此心安處是吾鄉”。于是,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回寧就業,目前已在寧夏疾控局就業。
西吉人身上,張瑋瑋覺得有三個特質非常突出,幽默、有人情味兒和有志氣。在她接觸到的西吉同鄉里,深切感受到多數西吉人都很“志氣”、很要強、追求上進、敢拼敢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