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助推西吉縣精準扶貧成果發布會在會議中心會堂召開。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圣平,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金黎平、部分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市縣領導王學軍、王新軍、楊生俊、李國英、張永強及區市縣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自治區馬鈴薯企業代表、合作社、種植大戶,西吉縣馬鈴薯新型經營主體、農戶代表和新聞媒體記者參加了發布會。
本次發布會由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主辦,固原市人民政府、寧夏農業農村廳、寧夏農林科學院、西吉縣人民政府承辦,固原市農業農村局、西吉縣農業農村局、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分院協辦。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金黎平主持發布會。
發布會上,市委副書記、縣委書記王學軍作了致辭,代表固原市委、政府和西吉縣委、政府,向蒞臨發布會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嘉賓表示歡迎。
王學軍指出:
馬鈴薯是固原最具自然稟賦、生產條件和發展潛力的優勢農作物。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區市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強力推動下,昔日的“救命蛋”變成了如今的“金豆豆”,承載了固原人民堅持不懈與貧困抗爭的真實寫照,也濃縮了翻越脫貧路上“六盤山”的歷史巨變。全市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100萬畝,總產量160萬噸。西吉享有“中國馬鈴薯之鄉”美譽,被農業農村部等九部委認定為“西吉馬鈴薯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是國家區域性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馬鈴薯)標準化生產基地、國家級馬鈴薯標準化示范縣,2019年種植面積達到80萬畝,總產量130萬噸以上,提供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6元,馬鈴薯成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產業增效、農民脫貧增收的特色優勢產業。
近年來,西吉縣堅持走種薯繁育、鮮薯外銷、淀粉生產、主食開發“四薯并進”路子,形成了產、加、銷、研一體化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模式。西吉馬鈴薯因薯型規則、口感細膩、營養豐富、品質優良,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認定為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年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
王學軍表示:
西吉縣將以本次發布會的成功舉辦為新的契機,搶抓自治區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堅持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方向,不斷提高標準化種植水平和精深加工能力,拉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努力把馬鈴薯產業做大做強、做精做優。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圣平在在致辭時指出,馬鈴薯是世界第三大重要糧食作物,發展馬鈴薯產業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西部扶貧開發種植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堅持以國家馬鈴薯產業發展需求為目標,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支持創新和理論突破為核心,取得了豐碩成果。作為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依托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將積極創造條件,全力支持金黎平首席及其團隊開展工作,推動我國馬鈴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金黎平代表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與政府縣長楊生俊簽訂《國家現代農業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助推西吉縣脫貧攻堅技術幫扶協議》。
隨后進行了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重要成果發布,共有27項成果發布展示,涉及遺傳育種、栽培與土肥、病蟲草害防控、機械、加工和產業經濟等全產業鏈科技研發成果,以及各片區多年來積累形成的重要集成技術和生產經驗。
此次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助推西吉縣精準扶貧成果發布會的召開,必將進一步推動產業體系與我縣馬鈴薯產業深度融合,有力支撐我縣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全縣脫貧攻堅。
發布會前,與會專家前往馬蓮鄉張堡源村、向豐家庭農場、吉強鎮萬崖村恒豐公司和紅耀鄉井灣村等地,分別觀摩了國家馬鈴薯產業體系品種展示及我縣主推的新品種、新技術種植模式、馬鈴薯原原種標準化生產和馬鈴薯種薯標準化生產基地,品鑒了西吉特色農產品。
記 者:蘇曉明 劉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