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平峰鎮根據地域特點,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著力打造草畜產業、冷涼蔬菜、經果林、高產雜糧等特色產業,全鎮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草畜產業一直是平峰鎮農戶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之一,為了減輕老百姓在發展養殖業上的負擔,平峰鎮黨委政府鼓勵老百姓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草畜產業。村民樊忠軍家發展養殖業已經5年多了,隨著牛存欄量的逐年增多,飼草料成了大問題。今年,他們把家里所有的耕地全都種上了青貯玉米,打算再向附近的村民購進些多余的青貯玉米,解決了發展養牛的后顧之憂。
今年,由沿坪村黨支部牽頭,合作社具體負責,流轉土地1350畝,引進新品種“張雜谷13號”點播種植700畝,引進“固糜21號”新品種條播400畝,條播蕎麥150畝。預計年內可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同時帶動本村剩余勞動力就近務工就業50余人,人均勞務增收6000余元。
在發展種養殖業的同時,平峰鎮依托“四個一”林草產業,致力打造風景怡人、生態富民的美麗鄉村。廟坪村有很多荒地,今年,合作社通過流轉土地,在地里規劃種植了500畝格桑花。如今,漫山遍野鮮花盛開,景色宜人。此外,平峰鎮還在新堡村規劃種植了五百余畝的八寶景天觀賞花,這幾日正值栽苗時機,附近村民都來地里務工。
位于平峰鎮東北的高趙村李倉組種植核桃500畝,按照“統一規劃、集中連片”的建設原則,采用“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如今山綠了,村民也可以務工增收。
今年,平峰鎮還引進北農科院優質苗木30多種進行培育種植。其中紅梅杏、水晶梨、黃金桃等經濟果苗類11萬株,紫葉矮櫻、日本麗桃、金葉垂柳等菊花彩頁苗木類126000棵,油松、云杉、垂柳等綠化苗木類240畝,山毛桃、山杏等種植苗木類90畝。
通過“農場+基地+農戶+市場”的模式,為種植經果林的農戶提供苗木及技術支持,極大增強了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有效增加了農戶的收入,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引領廣大農戶加入農場“抱團”致富,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
反季蔬菜備受市場青睞,西吉縣冷涼蔬菜上市較晚,可以彌補南方市場空檔。今年,平峰鎮在王慶村打造了1000畝露地冷涼蔬菜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重點示范種植甘藍、芹菜、娃娃菜等銷量好的蔬菜。整個基地的運作帶動當地150余戶農戶務工增收。
因地制宜,因地種植。如今,平峰鎮產業發展已步入快車道,種植馬鈴薯6萬畝,小秋雜糧2.6萬畝,中藥材5500畝,蔬菜2000畝,“四個一”林草產業及庭院經濟林1.8萬畝,建成養殖示范村9個,全鎮牛飼養量1.6萬頭,牧草種植2萬畝,青貯玉米1.6萬畝,建設青貯池638座。
記者:海 冰 穆昱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