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西吉縣公安局緊緊圍繞基層社會治理“1+6”政策體系,探索推出“黨建引領、交警入駐、整合資源、優化配置”的農村交通治理新模式,將交警入駐農村派出所、實行“交所合一”警務機制改革作為破解農村道路交通管理短板和瓶頸的有效途徑,實現農村交通治理的科學、高效、全時段,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注入活力,創出農村交通治理的“西吉樣板”。
緊盯基層社會治理薄弱點、空白點,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以黨建覆蓋推動治理落地。西吉縣公安局黨委以19個派出所組成的5個聯合黨支部為統領,將5個交巡警中隊下沉到相應黨支部所在的派出所,使交巡警中隊成為農村派出所的組成部分。
建立黨支部書記負總責、各派出所所長負直接責任的農村道路交通管控責任機制,積極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將研究交通管理工作作為支部的一項議題,共商共管,努力構建大防控格局,使黨組織成為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火車頭”。
鞏固治安防控、加大打擊力度、充實基層警力……如何破解這些難題?交警入駐!發揮派出所和交巡警大隊的警力優勢,將交通管理、治安管理有機融合。
改革后,通過派出所統一指揮調度,治安巡邏、交通管理、偵查破案能力均得到提升,對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只增不減,治安形勢持續向好,交通違法行為不斷減少。依托派出所勤務指揮,實現就近處警、就近處置,大大節省了警力資源,尤其是區域內派出所協同作戰,短時間集中優勢警力,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不斷提升。
將農村“兩員兩站”勸導站和警務室融入“交所合一”警務機制改革,“站室融合”不僅拓展延伸了勸導站、警務室功能,使警務專干的“八大員”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還成為群眾求助的“報警點”、法治教育的“宣傳點”、治安動態的“守望點”、戰時勤務的“堵控點”、群防群治的“落腳點”和社區警務的“支撐點”,真正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
同時,積極協調固原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將農村地區交通類警情直接指令到相應派出所,讓交警和治安警職能由單一的交通管理、治安管理,向既管交通又協管治安和打擊違法犯罪轉變。最大限度提升警務效能,推動警種融合、業務融合,取得了“1+1>2”的聚合效應,扭轉了農村道路交通事故多發頻發的被動局面。
按照“機構設置到位、警力下沉到位、經費保障到位、人員工作到位”,著力構建“維護治安、管理交通、保障安全、服務群眾”于一體的社會治理警務新模式。
根據轄區實際科學安排勤務,加強協調配合,細化工作措施,優化工作流程,做到執法權限明確、處置流程規范、勤務模式優化。通過進一步規范警情處置、巡邏防范、績效考核等制度機制,提高派出所治安警和交巡警綜合實戰能力水平。民警在鄉村巡邏的頻次不斷加密,有效破解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難題,降低道路交通事故,防范路面發案,提高路面見警率、違法查處率、交通管控率,真正實現“一警多用、統一執法、聯合執勤、一警多能”。
1個小時播放量4.2萬,24個小時播放量破10萬,截至目前,《西吉公安:交所合一戰風雪》短視頻在網絡直播平臺播放量已達到24萬。“交所合一”經受住了風雪的考驗,警務機制改革經受住了群眾的檢驗,涇源、彭陽學習“西吉經驗”,也開始實行“交所合一”。
西吉公安“交所合一”警務機制改革先后被寧夏電視臺、固原電視臺、西吉電視臺報道,做法經驗被《寧夏日報》、寧夏新聞網、《寧夏法治報》刊登,成效成果被各新媒體平臺、微信群大量轉發。“交所合一”“爆紅”的背后,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的真實寫照;是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的實踐探索;是西吉公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努力實現“發案少、秩序好、服務優、群眾滿意”創建目標的忠誠答卷。
“交所合一”機制運行以來,西吉公安共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8058起,同比上升12.5%;查處超員、超載、酒駕、無證等主要違法行為415起,同比下降9.3%;農村地區發生各類交通事故126起,同比下降11.6%。實現“一升兩降”(違法行為查處數明顯上升,超員、超載、酒駕、無證等主要違法行為明顯下降,交通事故數明顯下降)的預期目標,實現社會治安、交通管理雙贏的良好社會效果,為全縣脫貧攻堅貢獻了公安力量、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