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十多天,咽痛越來越重,
抗感染藥物治療不見好轉,
脖子也腫了起來……
廣東肇慶市民張先生(化名)萬萬沒想到,
本以為是小病,
最后卻引發了頸深部膿腫。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近日,張先生輾轉來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時已是深夜,經過急診科醫護和耳鼻咽喉科值班醫生的及時對接和評估,發現患者頸部感染嚴重。
吳旋教授介紹,張先生所患的“頸深部膿腫”是指頸深筋膜受細菌感染入侵后,局部筋膜和軟組織在細菌和炎性細胞所釋放的毒素或蛋白酶作用下發生壞死、溶解、液化,最終形成頸深間隙膿腫的疾病。
據統計,當頸深部膿腫并發下行性壞死性縱隔炎時,病死率高達76%。而張先生的病情更為嚴重,感染范圍不僅包括頸深間隙和縱隔,甚至波及右側胸腔導致膿胸形成。如果不及時切開膿腔通暢引流的話,張先生的生命危在旦夕。
經過耳鼻咽喉科和胸外科的綜合評估,張先生被確診“1.頸深部-縱隔下行性壞死性筋膜炎;2.膿毒血癥;3.膿胸(右)”。吳旋教授表示,必須盡快手術清創引流,排出膿液,避免感染進一步擴散。
經手術和1周的重癥監護治療后,張先生順利拔除氣管插管,轉回耳鼻咽喉科普通病房繼續治療,5天后,感染指標已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復查頸部CT也提示頸部胸部膿腔已完全吸收。患者的引流管也得以全部拔除,并在年廿九當天順利出院。
發燒咽痛難好轉 警惕這個信號 據雷文斌教授介紹,頸深部膿腫屬于耳鼻咽喉科的急危重癥,多見于男性、免疫功能低下、合并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由于病情進展迅速、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手術難度較大,容易引起嚴重并發癥。 如果并發下行性縱隔膿腫,據文獻報道患者死亡率可高達40%~76%,重癥率達90%,平均住院天數32天,花費高達上百萬。 吳旋教授提醒,“發燒”、“喉嚨痛”貌似常常會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等聯系在一起,但如果出現持續的發熱、咽痛癥狀,并且口服藥物效果欠佳時,一定要盡快就診。 需要強調的是,要警惕這種信號:扁桃體周圍、咽旁出現膿腫,甚至是頸深部膿腫的形成,如形成膿腫,必須盡快切開排膿,避免感染進一步擴散,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