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下降
又迎來了秋褲的主場
而今年,在網絡上出現了新秋褲
鯊魚褲
它真的可以取代秋褲的地位嗎?
長期穿著沒問題嗎?
01 時尚新寵“鯊魚褲”
“鯊魚褲”通常采用合成纖維制成,質地看起來會像鯊魚皮一樣略帶光澤感,為了更好地展現腿部曲線,不但需要高強彈性,內里還要加絨,以達到又修身又保暖的效果,所以才被稱為“鯊魚褲”。
鯊魚褲滿足人們對于運動舒適性的需求,還能夠展現出時尚品味和個性魅力。因此,鯊魚褲在時尚圈中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穿搭元素。近年來,隨著運動休閑風的興起和人們對于健康生活的追求,鯊魚褲的流行趨勢愈發明顯。
02變身成為新秋褲
不同于以往的傳統秋褲,鯊魚褲憑借“提臀收腹”,在這個冬天,一躍成為年輕人的秋褲新寵,認為它外穿抗風,內穿保暖,同時還不會顯得臃腫,比過去寬松顯胖的秋褲強多了!
但!
鯊魚褲≠秋褲!
長期穿著,非常容易出現健康問題!
“提臀收腹”,壓迫內臟
大家選擇鯊魚褲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看上了它的收腹功能,穿上鯊魚褲,小腹平坦了,看上去心情也好了不少,但不少人反饋,穿著一段時間后,腹部會感受到疼痛,這其實是內臟在抗議了。
長期穿著過緊的褲子,不僅會讓人產生一種極度的壓迫感,還會減少腿部肌肉的血液供應,造成小腿腫脹與神經損傷,長期如此,易損傷神經。
同時,腰部過緊的褲裝持續勒緊腰腹部,會使內臟壓力變大,食物下肚后容易產生胃酸逆流、胃灼熱等,時間一長,消化系統也會出現問題。
瘦腿緊身,皮膚抗議
比起傳統的緊身褲,鯊魚褲更強調收腹、提臀、瘦腿的功能,主打的就是一個字“緊”,不僅如此,還有人為了追求更細更好看,專門購買小一碼的鯊魚褲,來勾勒自己的身材,殊不知,在沉迷于身材的時候,皮膚已經開始抗議了。
冬季皮膚干燥,加之鯊魚褲緊緊包裹住身體,皮膚不能正常地呼吸,尤其是在出汗后,汗液不能及時揮發,易造成毛孔阻塞,局部皮膚可出現紅腫,引起毛囊炎,還易導致皮膚粗糙。此外,長期穿鯊魚褲,容易因為摩擦發生毛囊性丘疹。
并且,過緊的鯊魚褲會壓迫下肢,引起血液循環障礙,如果保暖不當還會引起寒冷性脂膜炎,即大腿外側出現青紫性腫塊,腫塊發硬且痛感強。
03穿衣不宜過緊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越是貼身的衣物越能保暖,因此在冬季,不少人都選擇穿非常貼身的衣物來御寒保暖,但其實,冬天周圍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較差,不宜穿著過緊衣物。
穿高領毛衣、圍巾勒太緊,可能會誘發頸動脈竇綜合征。
頸總動脈末端和頸內動脈起始部的交界處有一個膨大部分,這就是頸動脈竇。頸動脈竇內有特殊的感覺神經末梢,能夠明顯感受到外界的壓力,它是一個敏感的人體感受器,可以調控我們的血壓和心率。如果衣領太高、太緊、太硬,或圍巾、領帶等緊束過度,都可能引發“衣領綜合征”。
冬天不想穿秋褲,長期穿瘦腿襪代替秋褲,則會導致下肢血管長期受到擠壓,血管功能衰退,出現下肢靜脈曲張、靜脈炎、脈管炎甚至老爛腿等多種下肢周圍血管疾病。如果褲腿、襪口過緊,可能導致下肢腫脹、發麻發涼,甚至引發靜脈血栓等風險。
時尚單品雖時尚,但不能當作冬季的御寒衣物來穿著,短時間穿著鯊魚褲是可以的,但不能長期穿著,也不宜作為過冬的日常穿搭。風度和溫度,咱們先選溫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