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十一”假期就要結束了,大家不要忘記繼續踐行合理膳食、科學健身、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要記住在任何時候——你,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高溫天氣里,能泡在水里痛快玩水是為數不多的解暑項目。玩水雖然過癮,但如果不當心,卻可能把自己送進醫院。...
健康進萬家,科普少不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健康到家”攜手科普中國傾力打造“科普中國-科普健康說”,隨時隨地的科普微課堂。...
癌癥,人們生命健康的巨大威脅。但癌癥并非完全不能治愈,只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忽視了身體的“提示”,等到發現自己得癌時,已經是晚期。...
最近國外出了一個新聞,說有位叫 Kevin Maginnis 的男子, 57 歲 200 多斤,連續 100 天只吃麥當勞,居然瘦了 52 斤,連啤酒肚都沒了!...
近日,貴州一名孩子家長苗女士在網上持續記錄自己的孩子小丁(化名)感染“食腦蟲”生病就醫的經歷。...
說到用風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拿起來對著吹就行,但其實,你可能一直都用錯了!...
不管是在家做飯還是外出就餐,難免會出現剩菜剩飯的情況,要想“光盤”就撐得胃難受,打包隔天吃又擔心不健康。...
說到用風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拿起來對著吹就行,但其實,你可能一直都用錯了!...
近幾個月來,“空腹爬樓”減肥在網上火了起來,因為這種運動號稱比跳操、慢跑、跳繩的減脂作用更好,一時間成為討論的熱門話題。...
最近,#千萬別用小拇指掏耳朵 上了熱搜。...
隨著氣溫持續升高的不僅有溫度,還有大家除甲醛的熱情。...
臺州椒江區的盛先生患上了死亡率極高的癌癥——肝癌。54歲的他,在確診后的十余年間,肝癌5次復發,有種“習慣”幫他一次次逢兇化吉。...
隨后的2015 年,聯合國通過了題為《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決議,里面可持續發展的第二條目標指出,到2030 年,要在全球范圍內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
手在水里泡久了,比如游泳、洗碗或者洗衣服之后,手指腹都會變得皺皺巴巴,這是怎么回事?...
作為科普活動的組織者、科學技術的傳播者,科普人員是科普工作的主要力量和為公眾提供科普服務的重要橋梁,而解決科普專業人員的評職稱難、晉升難,是當前科普人才隊伍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本科普視頻主要介紹了蛇類基礎知識、常見毒蛇識別、毒蛇與無毒蛇進化及環境選擇、蛇毒的生物學特性與免疫、以及毒蛇與人類之間的關系等方面的科普知識,包括蛇類生理學、行為學、生態學等各方面內容。視頻塑造出可愛...
5月10日,由科技部科技人才與科學普及司指導、科普時報社主辦的“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專題研討會在京舉辦。中國科技館原黨委書記蘇青、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郭耕、北京交通大學物理科學與...
5月10日,由科技部科技人才與科學普及司指導、科普時報社主辦的“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專題研討會在京舉辦。中國科技館原黨委書記蘇青、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郭耕、北京交通大學物理科學與...
“五一”期間,上海長寧、河北保定、甘肅康縣、云南石屏等地紛紛舉辦馬拉松賽事,不少市民踴躍報名參賽。不過,很多人并不清楚跑馬時該如何科學拉伸。那么,跑馬拉松前后該如何進行科學鍛煉?拉伸的時間是越長越好嗎...
書籍是人類知識傳承的主要方式??茖W技術類圖書更是傳播科學技術專業知識和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的重要載體。而科學圖書獎是促進科學圖書傳播,啟迪讀者,以及引導圖書出版的重要方法。根據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的科學圖...
在一所普通的小學里,有一間獨特的教室。教室的墻壁、房頂畫滿了星星,室內不見了尋常的桌椅,卻多了幾臺顯微鏡和電子儀器,后面還放著宇航服模型。設計這間教室的人叫張瑞,他是廣東省科技名師工作室負責人、廣東東...
四月最后一個星期是世界免疫周。4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等機構共同呼吁開展“大力補種”行動,以扭轉近年兒童疫苗接種率下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