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強鎮楊河村村民楊志花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面對一貧如洗的家,楊志花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堅強地扛起家庭重擔,并憑借著黨的精準扶貧政策,自力更生積極發展種養殖業,順利實現脫貧,穩定增收。...
家住吉強鎮蘆子溝村的常曉明于2015年注冊成立了寧夏興鮮雜糧種植加工有限公司。...
下堡村是偏城鄉的西大門和“門面村”,蜿蜒的309國道穿村而過,先后被評為自治區級文明村和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村等多項榮譽稱號,近年來,下堡村把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助推脫貧攻堅的主抓手來抓,村集體經濟...
火石寨鄉始終把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責任,堅定不移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統一思想、統攬全局、統領發展,緊緊圍繞六項重點任務,緊密結合火石寨實際,理思路...
8月8日,在火石寨鄉石山村農戶搬遷現場,一位皮膚黝黑、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正在不停的打電話協調搬遷工作,嚴肅認真的他看上去和村里的普通群眾沒什么兩樣,他就是石山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升...
近年來,偏城鄉上馬村緊緊圍繞“黨建+產業+勞務+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模式。...
近年來,興隆鎮王河村因地制宜,立足“三粉”產業的建設與發展,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夯實了村黨支部的經濟基礎,增強了村級組織凝聚力,取得了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集體增收入、群眾得實惠的顯著成效。...
在西灘鄉張村堡村提起虎玉忠,那是人人皆知,現擁有占地1200平米的標準化養殖場,常年肉牛存欄50多頭,年創利潤10多萬元。 ...
震湖鄉張撇村權治平的扶貧車間,既增加了企業效益,又帶動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還實現了企業節能環保的發展目標,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套子灣村位于吉強鎮西南部,距縣城13公里,下轄5個村民小組358戶1430人,依托村土地優勢,通過轉變土地經營模式、調整產業結構、創新發展等方式,實現了經營主體盈利、村民增收和村集體經濟壯大“三贏”的...
偏城鄉上馬村村民馬宗寶,自年少就遠赴新疆打工,歷經了十四年的艱辛,日子依然過得捉襟見肘。...
“以前一年忙到頭也就能解決溫飽,如今我們不僅蓋了新房子,還依靠國家扶貧政策養起了牛。”...
63歲的張奎是吉強鎮馬營村人,雖已年過花甲,可在脫貧路上他不服老。...
七月的田坪鄉黃岔村猶如一幅風景畫,到處都綠意盎然的莊家。走進黃海強家,小院干凈整潔,黃海強正在牛棚里忙碌著。...
在馬建鄉大灣村,只要提起馬正榮,村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
今年71歲的馬佑伸,說起黨的好政策,臉上皆是笑容。...
這名95后小伙子如今返鄉當“牛倌”,養殖業發展的風生水起。...
走進偏城鄉下堡村,青山環抱、綠樹掩映,馬佑伸家就坐落在這青山腳下、國道309畔。瓷磚瓦房、小院寬敞干凈、圈內牛壯羊肥。...
將臺堡鎮明榮村的王庭江在黨和政府扶貧政策的扶持下,辛勤勞作,一步一個腳印前進。從2014年被列為建檔立卡戶,再到2020年被評為脫貧光榮戶;從沒有穩定收入、生活拮據到如今靠種菜脫貧致富,有了穩定收入。...
在黨的惠民政策引領下,硝河鄉高原村村民蘇廣虎發展種草養畜,不僅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還成為了當地家喻戶曉的養殖大戶。...
之前,王俊寶一直在外地打工。2018年,他看到了村里有一部分閑置土地和剩余勞力,再加上近年來中藥材價格一路攀高的行情,他決定回村創業。...
她,一位38歲的西海固農村婦女,三個兒子的母親,丈夫外出打工,獨自一人承擔家庭重擔,脫貧路上拋灑汗水,不服輸、不抱怨。...
六月的偏城鄉雙羊套村像是一幅寫意畫,點綴著一片片綠樹紅瓦的農家小院,安詳而富有生機。行走在干凈整潔的村道上,農田里的地膜在陽光的照耀下閃光,道路兩邊綠樹成蔭,村民馬志剛家就在村道旁。...
高士平是土生土長的西吉人,2007年從部隊轉業,現任縣軍人事務管理局副局長。2019年3月,被組織派駐到馬建鄉龐灣村擔任第一書記。當時的龐灣村還是一個深度貧困村,也是出了名的落后村、上訪村。...